鄂中生态— 迈步高质量 发力“双循环” 本报记者高中 通讯员宋海英
杨才超董事长指出,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新发展的必然要求,也是鄂中生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谋划发展的根本指针。鄂中生态过去的快速增长,成功的解决了“有没有”的问题,现在突出高质量发展,根本在于解决“好不好”的问题。
鄂中生态的春天,生机勃发。“十四五”开局之年,走在鄂中生态的每一个基地,随处可见机器轰鸣,塔吊林立,一派繁忙和繁荣景象。
投资40亿元、2月27日开工建设的年产120万吨果蔬水溶肥项目,既是鄂中生态发展的里程碑,也树起了鄂中生态高质量发展的新标杆;
总部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5月底建成投产,将揭开磷石膏产业绿色发展,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;
减肥增效,加快产品创新,产品结构重高效、拓功能,借助数字化、网络化等新媒体营销手段,实现线下线上融合;
加大国际市场开发,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协同发展。
……
眼下,鄂中生态四个复合肥生产基地、一个矿山基地,正按照“十四五”规划,向高质量发展的深度进发。
规范化治理,勇当综合利用的“主引擎”
从331省道钟祥市磷矿镇刘冲村路标向西南约3公里,便到达鄂中生态磷石膏堆场。这座标准化极高、生态环境优美的磷石膏堆场,曾被多级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誉为建设与管理的典范。
3月27日上午,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、研究员常纪文在荆门市、钟祥市领导的陪同下,对鄂中生态磷石膏堆存和综合利用进行了调研。
带着“磷石膏综合利用如何为磷化工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”这一课题,常纪文参观现场,听取汇报,对鄂中生态实施“一堆一策,强力推进磷石膏堆场规范化治理;多措并举,力促磷石膏实现‘产用平衡’;搭建平台,开启磷石膏综合利用‘新时代’”给予高度评价。
在即将建成投产的磷石膏制板厂,副总经理常云向常纪文介绍了鄂中生态“十四五”磷石膏综合利用规划和目标:突破磷石膏煅烧难题,为后续产品奠定基础;加速市场开发实现重点市场突破;加快项目建设和新技术引进与合作,真正实现让资源吃干榨尽,变废为宝。”
聚焦核心,加快产品、服务、模式创新
三年前,杨才超董事长提出加快产品、服务、模式创新的战略思想,三年过去,目前已经打造了以中医农业为核心的三大工程,引领助推了行业肥料升级。
副总经理代中旭说:“产品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,产品升级最重要的是原创性和前瞻性。未来五年,鄂中生态将在品种、功效、技术先进等方面集中发力,开发出高效、省工、养地、提质、环保、功能化的系列产品。”
在服务方面,目前鄂中生态已经形成了高校、科研机构专家团队,公司专业服务团队,业务员日常服务团队三大服务体系,通过加强指导农民种植的系统性和高效性建设,通过土壤、植保、作物生长管理的全过程,让鄂中优质肥料产品在终端发挥出一流的品质效应,通过加强高标准示范田建设和管理,让农民看到科学种植、科学施肥所带来的增产增收希望。
“销售模式创新升级,重在针对性和时效性。”销售总监徐跃华告诉记者:“鄂中生态将放手创新,大胆尝试,只要模式有新意,市场有实效,绝不拘泥于一种模式,因地制宜,关键是把市场做好,做大做强,有效助力农民增产增收。”
变“单船出海”为“编队过洋”,实现国际国内双循环
4月8日,雨过天晴。一艘装有12000吨颗粒磷铵,经短转至南京港然后再出口到瑞士的船舶,缓缓驶离宜昌枝城港务局码头。
今年第一季度,鄂中生态共出口各种磷铵产品21173吨,创汇约963万美元,创汇金额增长22.5%,预计全年整体出口量将比2020年进一步增长。
总经理杨华登说:“高质量发展,意味着高质量的供给、高质量的需求、高质量的配置、高质量的投入产出、高质量的经济循环。”“‘十四五’期间,鄂中生态将在双循环发展中寻求全面全新突破。国内循环方面,在稳定传统肥料的同时,加快新型肥料的转型升级,拓宽国内市场。国际方面,科技研发对标国际一流产品,积极寻找更广泛合作,开发更多的高端高效肥料,积极拓展国外市场,扩大磷铵、复合肥等产品出口。”
回顾来路,创新与发展已成为鄂中生态的最大优势、最靓名片、最强音符。展望前程,杨才超董事长信心十足:“进入新时代,发展环境任务变了,鄂中生态发展的理念没有变,创新创业的追求没有变,砥砺拼搏的劲头没有变。鄂中生态将继续以敢啃硬骨头、敢涉险滩的勇气和决心,着力在质的大幅提升中实现量的有效增长,努力走出一高质量发展新路。”